人物
时段
朝代

別集類
淨土宗部類
瑜伽部類
禪宗部類
律部類
密教部類
新編部類
事彙部類
華嚴部類
法華部類
般若部類
道尊仰。
人天供养。普度众生。同出生死。此是最初第一个出
家之样子也。如此看来。岂是偷安养懒。贵图现 成受

用。便为出家者乎。定有一段本分事也。从上诸祖。持
为生死大事出家。至于操方行脚。参访知识。特为发
(第 0495b 页)
心。故经中但云新学菩萨。不云得忍。盖新
学大士。誓愿未坚。心志未广。故藉师长为开道。苦行
为鞭策。以 成受
戒增上缘因耳。若必期之得忍大士。
则出家受戒者鲜矣。今人受戒。莫不然香供佛。盖本
诸梵网。以然香然指 (第 0247a 页)
土旋令觉知。相织妄成。是
第二重名为见浊。此即是以见浊配受阴也。以相织
妄成。是六根与四大相织。而妄 成受
阴。以其见境领
纳。浑浊真性。即名见浊。岂不是以见浊配受阴。

次以烦恼浊配想阴者。经云。又汝心中忆 (第 0792a 页)
入是行苦。
触受是苦苦。馀是坏苦。我今此心。无无明。乃至无
老死等。成无苦义。无此十二支。即真解脱。 成受

义。经云。无上菩提觉法乐。无上涅槃寂静乐。皆乐
义也。以上且顺经文苦乐对待。如实而说。染既不
(第 0637c 页)
伺若灭。语法定无。受
想灭时。心法宁存。许如思等大地法者。此且就小
乘意。义引馀部所许思等大地法。證 成受
想是遍
行摄。俱舍颂云。受想思触欲。慧念与作意。胜解三
摩地。遍于一切心。俱舍疏云。此言大地者。目受 (第 0593c 页)
。不遍大地故。
次二句释义。非遍下。依义判定三行差别。如文。许
如下。举思等为同喻。以大地法故因。證 成受
想是
遍行摄。量云。受想于心是有法。亦遍行摄宗。大地
法故因。喻如思触作意。受想下一句。以语寻伺为 …… (第 0195a 页)
句。结责有馀心所。】

「既许思等此位非无(至)想亦应生不相离故。」

【既许下。以思等为同喻。證 成受
想非无。云何名灭
受想定。一立一切立故。量云。受想是有法。此位非
无宗。大地法故因。喻如思等。又此下 (第 0195b 页)
一句。牒上有
思等。亦应下。例思等是有。亦应有馀心所。此中大
地法故一因。一 成受
想是遍行摄。二成心定随灭。
三成思等亦应灭。四 (第 0195b 页)
成受
想非无。】

「如受缘非一切受(至)由斯所难其理不成。」

【如受下。转救。初举例。如受缘爱。有受起 (第 0195b 页)
不可将此作镜体其害不细。

晚参若论者事本无奇妙只要把作一件事自然了
得生死了得生死则知目前一切竟尽 成受
用尽是
我家里物元不曾欠少本自具足要用即用有何隔
碍如是简易不能活达者盍谓事存取舍理落是非
背觉合尘 (第 0051a 页)
顶是故现见奉戒去杀不
徇仁而仁自著持戒离盗不崇义而义自敷守戒除
淫不修礼而礼自立遵戒息妄不期信而信自 成受
戒断酒不履智而智自明夫斯之实可谓振网持纲
万目开张破无明壳出长夜梦复何功可以加之何
德可以配之若不是 (第 0504b 页)
别念。若不了悟。则一二十年。曾无自歇。所以外道
亦云。无暇剪爪。今之出家者。才入空门。便学自在。现 成受
用。所谓生死。视为闲话。有等好事者。营谋世务。
兴建寺宇。以为能事。比彼学自在者。似乎胜矣。如能
(第 0372a 页)
自执。要以
古人未悟之前。死心做工夫处参究。古人悟后。方便
垂手。将个蜜果放学者口里学者不费工夫。现 成受

用。将谓自家的也是个有道尊宿。受人礼拜供养。贪
利养。拨因果。中峰和尚云。妄谈般若罪无涯。项上先
(第 0246a 页)
山僧常住何故动则起生
死之本静则沉昏醉之乡直饶动静二相了然不生
犹是生死岸头事且毕竟如何得不涉功勋现 成受
用去三边不用安戈甲万里歌谣和太平。

上堂僧问凡圣不立即不问般若堂中事若何师云 (第 0207b 页)
启庄严胜会不妨乘时向
人天众前为伊拈出然此大法轮高而无上仰不可
及渊而无下深不可测自是当人无量劫来现 成受
用境界直饶千佛出世各放宝光也侵占他星儿不
得遂拈起拄杖卓一卓云山僧尽力转了也就个里
信得及去便可以截 (第 0038c 页)
那伽大定一句作么生道。出头天外看谁是个
般人。一喝。

为圆通禅师入塔。青山溢目绿竹满前左右逢原现 成受
用。兹我圆通大师年高有德。四众依皈。戒肃风
清法门耆宿。可以为规范。可以为准绳。可以为舟航。
可以为 (第 0537c 页)
人意
中事。得与五湖四海。学般若龙象。开粥共夏。昼看飞
瀑。夜倚团蒲。坐卧经行。不知身在圆觉枷蓝。现 成受
用。若起一毫分别之想。便堕圣凡阃域。若堕圣凡阃
域。便分生死路歧。若分生死路岐。便入邪魔群队。如
(第 0440c 页)
 问。无和上得受戒不。佛言。不得。十诵律
云。优婆离问。无和上得受具戒不。佛言。得名
受具戒。羯磨人及众僧有罪。四分云。时有和
上九岁授人具戒。不知 成受
戒不。佛言 (第 0693a 页)
成受

戒。众僧有罪 问。无衣钵得受戒不。四分云。
无衣钵不得受戒 又问。借衣钵得受戒不。
五分云。借衣钵者 …… (第 0693a 页)
 答。不须。何以然。式叉摩那但于十戒中增学
其六八。未是易位故不须请。又四部律皆言。
眼见耳不闻处。若对面作羯磨者。不 成受

法得罪 问。有人言。大比丘尼得礼沙弥。是
如法不 答。此人不解律相。妄作是说。何以
故。四分律房 …… (第 0694a 页)
 又问。是比丘中道闻比丘尼死。若返戒。若入
外道。若八难中一一难起。应去不。答。不应
去 问。若去得何罪。答。得突吉罗罪 四分
律为三宝事不待请唤得受七日十五日一月
日。馀事要有请唤得 成受
日。若无请唤虽受
不成 十诵。得受七日三十九夜 僧祇。要
为三宝得受事讫当还 问曰。何故三部受
日不 …… (第 0697b 页)
 问。有人言。初安居时不受七日出界行者破
夏。此事云何 答。此人不善戒律。妄作是
说。何以故。圣者制安居。要径宿破夏。云何
暂出便言破也。若初夏未有缘事。虽受七日
成受
日。后若有事更不受日出界外。径宿
破夏 问。若为乞三衣故得受七日不 答。
此非受日因缘。虽受不成。犹 (第 0697c 页)
故破夏 问。有
人言。四分得重受七日。此复云何 答。此人
思文不审。四分但云最后受七日者。夏七日
在有缘须行听受七日去。至七月十五日来
以不来明不破夏安居。非是重受日 问。若
人为治生故假言为僧。或受七日乃至事讫
后与僧少物。 成受
日不 答。此人实为私已。
假言为僧。交犯语罪。设使治生所得尽与众
僧。犹故破夏。况与少物望不破也 问 …… (第 0697c 页)
锡竹木等。作用随身用。尼五衣者。加覆肩僧祇支二衣也)问。
三衣具几法得成如法受持 答。具四法名
如法 成受
持。不具四法不成受持。何等为四。
一财体如法。二染色如法。三作如法。四量如
法。云何财体如法。好绢䌷 …… (第 0698b 页)
。十五条十七条十九条应三长一短。上品
者。二十一条二十三条二十五条。应四长一
短。若下衣作上衣。法得 成受
持得罪。四分
云。若故衣大衣。四重。作七条五条。皆各两
重。若作新衣大衣。两重。七条五条各一重。若 …… (第 0698c 页)
向下
作叶。或执作衣叶。佛言。不应念。尔犯者突
吉罗罪 问。四分云。但云缝僧伽梨不言刺
衣。今若缝作 成受
不。若此说有馀僧祇五分
及论中。皆明却刺。凡缝有二种。一直缝。二
却针缝。今言者乃是却针缝 十诵云。 …… (第 0698c 页)
三肘一不舒手。下者长四肘
半一不舒手。广二肘半一不舒手。七条五条
上中下亦同。若减量作成受持。过者不 成受
持。次明受衣法 四分云。时有比丘。不知
持三衣。佛言。应受持。若疑应舍。已舍受持。
若有三衣不受持。 …… (第 0699a 页)
󰪠坏色鱼鸟粪泥秽者听反著。次明失衣受
不失受法 毗尼毗婆沙论云。三衣破坏不
问孔大小。但使缘不断故 成受
持。若衣故径
久失色不失受。后更上色亦不失受。若以异
物补。若直缝不得成衣。过十日堕。长财除先
说  …… (第 0699b 页)
。五遥
掷与得堕手(夫受食者割贪求之心。应仰手而受。令他施手中。若自捉器不应横手拄取及以𣛰
拌皆不
成受。
若不堕手中遣落器外者悉不得食。若意欲受此而错受彼。佛言不成。更当更受。若作总杂受意得 (第 0702a 页)
成受。
若人触食。若动食器则失受。应杂更受。不得便自互触之。未受之前自手捉食犯恶触罪。然食为繁秽。宜
生厌离 (第 0702a 页)
。不得贪味。竟览向已脱不 成受。
犯不与取。于食不节。致患妨道。当如药存身。修道而已慎莫贪味)
僧祇云。食时风吹尘来坌。钵下草不坌食者 …… (第 0702a 页)
复有比丘。
蝇入食中。恐破受法。佛言。蝇不可遮。不破
受法。净人捉苏油瓶。注比丘钵中。不断比丘
疑不 成受。
佛言。下流非上流。不破受法。净
人著食时近比丘疑将非触食。佛言。受触无
犯。有病比丘。语看病人言。与 (第 0702b 页)
即以前所受日出界径宿破夏。虽
不受日出界。但莫径宿皆不破夏 问曰。有
为私缘受日。乞索三衣及营馀事。 成受
日不
 答曰。此非受日因缘。虽受不成。失法得
罪。若出界径宿斯皆破夏 问曰。有人言。为
治生受日。后 (第 0687b 页)
与僧少物得 成受
日。此复云何
 答曰。定是自欺。若人为治生故而言为僧。
或受七日乃至事讫当还。不 (第 0687b 页)
成受
日返犯妄
语。假使治生所得财物尽持僧与。犹是破夏。
况与少物 问曰。有人言。四分律得重受七 (第 0687b 页)

十五日明相未出到住处成前安居 四分曰。
若为三宝事不待请唤。得受七日十五日一
月。馀事要有请唤得 成受
曰。若无请唤虽受
不成 十诵曰。为三宝事及请唤因缘得受
七日三十九夜 僧祇曰。要为三事得受。事
讫当 …… (第 0673c 页)
 问曰。何故要为三宝事得受。事讫当还。馀
事不听 答曰。三宝事重故得受。事讫当还。
馀缘轻故不得 问。有人言。初安居时若不
受七日。误行出界。破夏事云何 答曰。此人
不善毗尼。所以者何。圣制安居。要径宿破
夏。云何暂出而言破也。若初安居时未因缘。
虽受七日不成后。若有缘更不受日出界。径
宿破夏 问曰。有言为三衣故得七日出界
乞索。 成受
日不 答曰。此非受日因缘。虽受
不成。犹故破夏 问曰。有人言。四分云。得
重受七日。此法何 答曰。此 (第 0674a 页)
人思文不审。所
以者何。四分但言最后受七日者。夏将欲满
正有七日。在有缘复行听受七日出界。至七
月十五日。若来若来明不破夏。非谓重受也
问曰。若人为治生言为僧。或七日乃至事讫
当还。复与僧少物 成受
日不 答曰。不成。所
以者何。此人实为私已治。假言僧交犯忘语
罪。假令治生所得物尽同与僧。犹故破夏。 (第 0674a 页)
得受具戒不。佛言。得名受具戒。羯磨人及众
僧有罪 四分云。时有和上九岁人授具戒。
不知成戒不。佛言。 成受
戒。众僧有罪。又
僧祇云。以和上足十人数不名受具戒 又
不自称字。不称和上字。不乞戒皆不名受具
戒  (第 0661c 页)
四分云。时有不与沙弥戒。便与受具戒。
不知 成受
不 佛言。得具足戒。众僧有犯
 毗尼母论云。时有从破戒师受戒。生疑问佛。
佛言。汝先知。汝和上从师边 (第 0661c 页)
受得戒不。答
言。不知。佛言。得名受戒 问。大僧得与尼受
六法及十戒不 答。大僧唯得与尼作三种
羯磨。一受大戒。二摩那埵。三出罪。自馀法
事诸律无文。设令作者羯磨不成。僧尼俱得
罪 问。何故大尼取比丘为师。式叉沙弥尼
不取也 答。女无独志。是故圣制受大戒。要
取大僧作师。式叉磨尼及沙弥尼初始出家
年初志弱。但依大尼为师。咨承学戒。不须
大僧也 问。受六法时更须请和上不 答。
不须。何以然。式叉摩那但于十戒中增学其
六。未是易位故不须请。又四部律皆言。眼

见耳不闻处。若对面作羯磨者不 成受。
六法
得罪 问 有人言。大比丘尼得作礼沙弥。
是如法不 答。此人不解律相。妄作是说。
何以故。四分律 …… (第 0662a 页)
 一火净。二刀净。三创净。四鸟啄破净。五不中
种净(此中刀净创净鸟啄应去子食。火净不中种净得尽食)又五种净 一皮
剥净。二㓟净。三腐净。四破净。五淤燥净
(若不火净得啖也)五生种 一根生种。二𣓉生种。三
节生种。四覆罗种。五子子种(若不火净不得伤皮咳)
种受食法 一手与手受。二手与物受。三物
与手受。四物与物受。五遥与得堕手中受
 夫受食者割贪求之心。应仰手令他施手中。
若自捉器令他授器中。不应横手捶取及以
箸拌皆不 成受。
若不落手中遗落器外者悉
不得啖。若意欲受彼而错受此。佛言不 (第 0670c 页)
成受。
应更受。若作总杂意得 (第 0670c 页)
成受。
若人触食若动
食器则失受也。应离更受不得便自手触之。
凡夫受之食辄自手触犯恶触。犯恶触突吉
罗罪。夫 (第 0670c 页)
食甚繁秽应生厌离。然人喜嗜味贪
多竞揽。向已脱不 成受
犯不与取。于食不节
后致过。初乞食时应诵此偈 令诸乞者悉
得饱满。其施食者得无量福。我若得食为疗
(第 0670c 页)
此五戒中种类同舍者亦可相从经宿。唯除离三衣六年卧具等 合舍者不须经宿定。即坐还之。若
借他三衣摧受得 成受
持。若离宿失受持犯波逸提罪。但忏其罪衣既是他物不合舍之。应知)

识罪发露法(通义五篇)佛言。当至 (第 0657b 页)
威仪
清净。以此义故听畜三衣。次明三衣如不如。
一者体如。二者作如。三者量如。四者色如要
具四法方可 成受。
有离宿过。言体如者。麻毛
丝绵是正衣体。馀并不堪。言作如者于中有
四。一须如法割截。二须条数如法。三 (第 0583c 页)